【转载】IP协议头格式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微尘hjx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u011425939/article/details/103135282
1 IP报文格式:
1、版本:IP报文版本号 IPV4:4,IPV6:6
2、首部长度:IP header 长度,没有选项,则一般为5(5x32bit=20B)
3、8位服务类型:一般没有使用,详细参考RFC
3位优先权字段(已经弃用)
4位TOS字段:最小延时,最大吞吐量,最高可靠性,最小成本(这四者冲突,只能选择一个)
1位保留字段,必须为0
4、总长度:header+数据 总长度
5、16位标识:IP 报文的唯一id,分片报文的id 相同,便于进行重组。
6、3位标志:标明是否分片。
Bit 0: reserved, must be zero
Bit 1: (DF) 0 = May Fragment, 1 = Don't Fragment.
Bit 2: (MF) 0 = Last Fragment, 1 = More Fragments.
7、13位片偏移:参考下图。如果是第一片取值为0,第二片取值175,以此类推。
8、TTL:生存时间,即路由器的跳数,每经过一个路由器,该TTL 减一,因此路由器需要重新计算IP报文的校验和。
9、8位协议:ICMP:1,TCP:6,UDP:17,其他见
()
10、首部校验和:IP header校验和,接收端收到报文进行计算如果校验和错误,直接丢弃。
11、源IP地址:无须解释
12、目的IP地址:无须解释
13、选项:这个一般也没有使用。详细参考RFC
14、数据:上层的报文,如TCP 报文、UDP报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