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生活,记录点滴

阅读本博文前请参考:
整体博客详情页的结构共包括四部分:
其中导航栏,右侧栏,页尾都是可以复用博客列表页(index.html)的元素以及样式表的,需要补充的只有博客主体内容了,所有工作量大大减少了。
博客主页应该有一个对博客主体内容的简介,还有直观的就是技术标签,比如Java,Python或者Bootstrap这些技术相关,可以用一个醒目的lable元素外加着色。
还有博客的作者,热度,发布时间等,另外Bootstrap对blockquote定义的样式比较好看,可以做博客的简语。
不像在主页那样有左侧栏,博客详情页就需要重新修改栅栏结构,博客内容为col-sm-8,右侧推荐栏为col-sm-4。
由于在主页的时候,许多元素的css样式都已经定义好了,这里直接复用即可。例如这里的作者的头像img
记录点滴,记录成长。用博客记录技术与经验的积累,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编程的乐趣。
散人 |
2.8K热度 |
5分钟前
博客生活,记录点滴
如果你有大量的设置为 inline 属性的标签全部放在一个较窄的容器元素内,在页面上展示这些标签就会出现问题,每个标签就会有自己的一个 inline-block 元素(就像图标一样)。
解决的办法是为每个标签都设置为 display: inline-block; 属性。
如果你有大量的设置为 inline 属性的标签全部放在一个较窄的容器元素内,在页面上展示这些标签就会出现问题,每个标签就会有自己的一个 inline-block 元素(就像图标一样)。
解决的办法是为每个标签都设置为 display: inline-block; 属性。
修改博客题目字体样式。
修改博客内容字体内容。
使博客主体图片水平居中,并且与博客文字内容边距增大。
在main.css中自定义样式
/*博客补充css*/
.blog-title{
font-size: 30px;
line-height: 1.5;
font-weight: bold;
}
.blog-info{
line-height: 1.8;
color: #9d9d9d;
font-size: 15px;
}
.blog-info .label{
opacity: 0.8;
}
.blog-content{
padding-top: 15px;
font-size: 15px;
line-height: 1.5;
}
.blog-content img{
margin: 15px auto;
}
Bootstrap 是移动设备优先的,在四种设备中
在整个响应式博客中要做的就是,在页面由桌面或者平板缩小为手机大小的时候,将整体页面的左右侧栏变为不显示,导航栏通过按钮(MENU)点击将导航栏的菜单列表由水平排列变为垂直排列。
缩放网页,未点击MENU,导航栏菜单隐藏
点击右上角MENU之后,菜单垂直显示
在上面的示例中可以看出来,主要需要找出一个元素来存储点击MENU和未点击MENU的两种状态,来控制导航栏列表的隐藏与垂直显示。
这里可以使用input选中checkbox类型作为复选框。通常label与input连用,通过点击label元素可以选中input元素。这里可以将input使用hidden类将其隐藏,而直接使用label作为checkbox复选框状态的替代品。
利用visible-xs-inline-block使得MENU在缩放的时候才显示。而导航栏菜单在超小屏幕的时候默认为隐藏,将菜单栏用hidden-xs类修饰。
修改后的导航栏代码:
在添加上面的几个css类之后还是不够的,因为checkbox框只能保存状态还没有真正作用于下面的div,当checkbox为选中状态的时候,为checkbox底下的div指定规则。才会正常达到效果
使label元素变为内联标签,并添加样式。
在main.css中添加手机端自适应样式:
#toggle-checkbox:checked ~ div{
display: block !important;
}
.toggle-label{
display: inline-block;
position: absolute;
right: 15px;
top: 15px;
font-size: 15px;
font-weight: normal;
color: #777;
}
.toggle-label:hover{
color: #333;
}
Bootstrap本身就是响应式友好,所以对于主页的左侧菜单栏,以及主页和详情页的右侧推荐栏,在做自适应的时候只需要hidden-xs隐藏即可。
登录页面请参考前端学习 之 Bootstrap(二)的第5小节:
通过以上几步一个简单的响应式个人博客界面就搭建好了。
上述部分如有整理不全请参照源码。
完整源码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weilanhanf/weilanhanf.github.io
在使用markdown的时候,通常会遇到插入图片和其他多媒体文件的时候,比如在博文的撰写的时候常需要插入图片,常用的有两种方式:
但是插入本地图片的时候不灵活不好分享,本地图片的路径更改或丢失都会造成markdown文件调不出图。
在博客撰写的时候,这里使用插入网络图片,虽然会相当依赖网络,但是一般不会有问题。只需插入简单链接即可。
而可以在github上建立仓库,利用免费的存储空间存储图片,然后再引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网络图片。
例如在Github中专门创建一个存储图片以及多媒体文件的仓库,如“ https://github.com/weilanhanf/Photos ”,每一次需要引入图片之前只需向仓库上传图片,或关联本地仓之后在本地仓提交,然后再在markdown中插入图片链接即可,如博客的详情页链接“ https://github.com/weilanhanf/Photos/blob/master/Blog/blog.png?raw=true ”。
就可正常显示如下。